泥浆护壁灌注桩由于具有适用于不同地层土质、桩径桩长变幅大、承载力高、无噪声振 动等优点,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,已发展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桩型,也是铁路、公路、城 市立交桥基的传统桩型。然而,泥浆护壁灌注桩有桩底沉渣和桩身泥皮这个固有缺陷。解决 这一问题, 国外已有采用后压浆予以处理的技术,然而由于其后压浆装置采用隔离钣、环形 管、预载箱等形式,构造复杂,附加费用高,而桩侧后压浆需在成桩后24小时内采用高压浆 液冲破保护层的办法实现。因此,国外的后压浆技术无法在我国推广应用。 我单位自1993年先后研究开发应用了泥浆护壁灌注桩桩底、桩侧后压浆专利技术,该技 术具有构造简单、便于操作、附加费用低、承载力增幅大、压浆时间不受限制等优点。
工艺简介
●在钢筋笼上预设注浆钢管及压浆阀, 成桩后5-30天内,采用高压泵将浆液通过注浆管和单向阀压入桩底、桩 侧。
●后压浆的加固效应包含两方面,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身泥皮; 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( 粗粒土)、劈裂(细粒土)和压密(松软土) 注浆起到加固作用,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,提高单桩承载力、减小沉 降。
●经桩底、桩侧压浆后,单桩承载力增幅为30~ 100%。
●节约造价:单桩混凝土量15m3以上的桩,每根 可节约0.3万~1.5万元。
●适用范围:各类钻、挖、冲孔灌注桩。 该技术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近百项工程中使用, 经济效益良好。如北京长青大厦采用该技术,节约工程造价近千万元
工程应用实例
该工法为国家级工法
该技术2000年获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
采用该技术的国家体育场(鸟巢)